1.功能區域分布:醫學實驗室應根據其功能進行合理分區,包括清潔區、半污染區和污染區。每個區域的布局應清晰明確,以避免交叉污染。
2.墻面地面天花板裝修:墻面材料應防潮、易清潔且無毒無味,具備一定的防火性能。地面材料需防滑、耐磨、易清潔,并保持平整。天花板材料應耐火、防潮且易于清潔。
3.照明設計:采用節能燈具如LED燈,確保照度均勻,并滿足實驗室工作需求。照明設備應易于清潔和維護。
4.通風系統:通風系統應合理設計,保證空氣流通,排除有害氣體和顆粒物。具備過濾和凈化功能,以確保空氣質量。
5.消防設施:設置火災報警器、滅火器等消防設施,并按照相關標準設計和布置。位置和數量需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。
6.安全出口:設置足夠數量的安全出口,并確保其通暢。安全出口應標示清晰,并配備緊急照明設備。
7.建筑技術規范:實驗室應自成一區,避免不利自然條件的影響。選址需考慮良好自然通風條件,不宜設置在地下室。
8.平面布置:醫務工作人員通過門禁系統進入實驗室區域,從清潔區經換鞋更衣后進入半污染區,再經緩沖間進入實驗區。功能相似或相近的檢驗用房宜相對集中布置。
9.建筑裝飾:實驗區入口處設置危害性標志、安全告示。地面應堅實耐磨、防水防滑、不起塵、不積塵。使用強酸、強堿的實驗室地面應具有耐酸堿腐蝕性能。
10.檢測驗收:實驗室建設完成后需進行嚴格的檢測和驗收,確保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。
